发布时间: 2022-10-10
浏览量:
2022年,家具市场的温度骤然下降,卖场难以汇聚人流,受创的经销商们开始思考转型之路,以争夺未来市场的生存空间。
国内经销商分为两个层次
1:北上广深,其卖场占据主要销售流。
2:其他城市与县级城市,其卖场占据较少的销售流。
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经济回温,家居头部企业尝到的甜头较大,依旧可以在卖场上看到回转的生机,持续扩张地域的范围以及卖场的面积,地方企业表现良好。
但是微弱企业的淘汰是看不见的,行业两级分化严重。
经销商应对的问题以及现状
地产红利、人口红利的消散,卖场难以汇集人流,并将经营风险转架给了经销商与工厂,一旦风险转移不下去,首先面临危机的是卖场,卖场是重资产,掉头很困难。
北上广深头部经销商开始痛苦改革升级,其中无不夹杂着一些经销商充耳不闻窗外事,延续传统的卖场经营,消耗原始累积的资本。
“在某知名家居卖场,一年租金就是几十万,一年到头都是给卖场打工,不仅涨租还涨56%公摊,打算2019年全国所有开在该卖场的店面都撤了。”
“现在生意差太多,我朋友在某卖场开店,不挣钱,累心,准备关了。”
卖场日渐昂贵的租金让经销商难以承担,经销商跑路、消费者权益受损事件不断。其中不乏第一梯队的经销商,除了跑路的“新闻”,还有更多的经销商选择了退出与退行。
“以后商家如果还是认为租店面就可以维持生意,可以依靠卖场人流,自己不主动去想办法,这种生意的思维已经淘汰了!”
经销商如果还幻想着工厂的品牌、卖场的人流以及整个经济环境来解救自己,不去做任何自身管理体系的变革,最后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买空卖空,纯自然的搬运工,注定会被市场给淘汰。
经销商的缺点
目光短视
1:寄托工厂、卖场以及整个经济环境来拯救自身,却懒惰于内部管理体系的升级改造。
2:相信市场总会解套,刚性需求总会释放出来,实际上刚性需求在急速萎缩:。
3:生产过剩再谈,需求减少,家具市场供过于求,大部分经销商并没有意识到。
4:想法狭隘,认为只要拿个好品牌,选个好位置,就可以了。
一盘散沙、不团结
1:经销商基数庞大,即使受到各方因素的压迫,表现也不团结,原因在于首位利益者之间难以沟通协调。
2:卖场的自然客流提升很难,士气难振。
前途
脱离卖场,自建渠道
所有卖场福利堂皇的装修还有高租金,最终加在消费者的价格上面。
如果脱离卖场,不仅提高消费者的性价比,经销商还有多余的利润去支撑服务、支撑品牌赋能。
脱离大卖场,建立自己的服务体系与经营体系是一条正确的路,剩下的都是伪科学。
选择消费者品牌,消费者喜欢什么,就去经营和代理什么。
服务体系、运营体系、自身管理体系的升级
与工厂合作,承担有价值的服务,比如渠道运营、工厂端的品牌升级。
总结
未来,改变是唯一不变的事。
市场的变更,经销商将越来越多地面临以前从未遇到的事物。事物的逻辑不再是线性的,“不连续性”可能成为显著特征与常态。如何拥抱未来,适应改变比什么都重要。
下一篇:家居数字营销,你Pick了吗?

业务咨询:400-080-2938